所在位置: 首页 >  倡廉文摘 >> 宣传教育

左宗棠有余辄随手散去
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已阅读: 0 发布时间:2018/6/7 16:30:11

左宗棠,字季高,湖南湘阴人,与曾国藩、李鸿章、张之洞并称“晚清中兴四大名臣”。左宗棠49岁投笔从戎,创建楚军,50岁即获授浙江巡抚,52岁晋升闽浙总督,此后的20余年,出则为阃帅,入则为辅相。按照当时高薪养廉的制度,总督和军机大臣每岁的俸禄高达白银2万两,从左宗棠官拜闽浙总督之后,20余年里他所获得的俸禄应当不少于白银40万两,是一笔相当可观的钱财。但在左宗棠去世后,家中却是非常清贫,也没有留下多少钱财,据左宗棠的曾孙左景伊在《我的曾祖左宗棠》一书记述,其曾祖父死时,4个儿子每人只分到5000两银子,合计2万两,只相当于左宗棠一年的工资。那么,左宗棠生前的巨额俸禄是如何处置的呢?

用于家中。左宗棠作为军中统帅,戎马生涯,驰骋疆场,与家人聚少离多,每年也拿出一部分俸禄补贴家用。同治元年,他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:“付今年薪水银二百两归……念家中拮据,未尝不思多寄,然时局方艰,军中欠饷七个月有奇,吾不忍多寄也。尔曹年少无能,正宜多历艰辛,练成财器,境遇以清苦淡泊为妙,不在多钱也。”这就是左宗棠每年仅区区白银200两所谓的养家费用,是他每年俸禄的1%。不仅如此,他自己更是向来生活寒素,自奉甚俭,咸丰十一年末,他在家书中写道:“自入军以来,非宴客不用海菜,穷冬犹衣缊袍。冀与士卒同此苦趣,亦念享受不可丰,恐先世所贻余福至吾身而折尽耳。”同时,他还经常教导子女俭朴度日,他的四儿子左孝同由湖南西来省亲,左宗棠给他定下戒约:一切以简约为主,署中大厨房只安两灶,一煮饭,一熬菜。

用于民生。左宗棠特别关注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,但当时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微少甚至根本不投入,他便不惜动用自己的俸禄用以改善民生。同治十一年,他动用兵勇,在陕甘总督衙门右侧开凿挹清池,引来玉泉山泉水,可供数以千计的百姓汲饮清洁水源,所需费用数额不菲,用的就是左宗棠的俸禄。光绪四年,兰州城墙要修补,他又拿出一大笔俸禄。光绪七年冬,左宗棠离京赴湘,船过湘江时,风大浪急,航行甚险,他建议在北郊开挖碧浪湖旧址,形成江湾,削弱水势,以此造福民众。3年后,这项动议付诸实施,他慷慨捐出俸禄2万两。

用于赈灾。晚清时期,天灾人祸频发,老百姓挣扎在死亡线上。左宗棠身为封疆大吏,蒿目时艰,常以赈济灾民为急务和要务,每次捐赠动辄几千两甚至万两白银。同治八年,湖南大水,他捐出俸禄1万两。同治十年,他捐出俸禄1万两给家乡湘阴赈灾。光绪三年,陕甘大旱,他捐给陕西俸禄1万两,以工(发动民众凿井)代赈。他回复陕西巡抚谭钟麟:“计开数万井,所费不过数万金。如经费难敷,弟当力任之,以成其美。”此外,左宗棠还曾拿出俸禄2000两给安西贫民购买羊种,拿出俸禄6800两赈济皋兰牧民。当年,他在从西北写给长子左孝威的信中说:“自入关陇以来,首以赈抚为急。吾不欲令吾目中见一饿毙之人,吾耳中闻一饿毙之事。”

用于公益。左宗棠对于文化教育事业非常热心,行迹所至,在杭州、严州、福州、汉口、西安、迪化都开了书局,印刷蒙书、经书、史书、农书,如《四书五经》《种棉十要》等,这些书价格低廉,受惠者众,费用缺口都是左宗棠用自己的俸禄填平。同治二年,左宗棠拿出俸禄1万两,在浙江严州收购茶、笋、废铁等物,以商代赈,在杭州卖出后,再用这笔钱办军工,开书局。同治九年,兰州兰山书院待建,他捐出俸禄1万两,每年还补足学生的膏火之费2000多两。

用于士卒。战乱年代,百姓水深火热,士卒的日子也不好过。左宗棠经常与士卒同吃同住,一旦拖欠军饷,他就心急如焚。光绪七年冬,左宗棠履任两江总督兼南洋商务大臣,有次他在扬州阅兵,见士卒辛苦,便用自己的俸禄犒赏每人两碗味道鲜美的鸡汤面。左宗棠对自己的部下更是备加关爱。刘典长期作为左宗棠的帮办大臣,不但解除了左宗棠在征战中的粮草军需等后顾之忧,尤其难能可贵的是素以清廉著称,后来他病故兰州,全家老幼无以为养,左宗棠痛悼不已,从自己的俸禄拿出6000两,5000两用于丧葬,1000两给刘典的母亲建造牌坊。

用于寒士。左宗棠对于寒士穷愁潦倒的窘境感同身受。同治七年,左宗棠得悉长子左孝威会试不中,特寄俸禄1000两到京,嘱咐他将这笔钱分赠给同乡寒士,充作返程的路费。清末铁胆御史安维峻年少时家境贫寒,就读于兰山书院,品学兼优,很受左宗棠的赏识,每至岁暮,左宗棠就寄钱给他,多年不辍。安维峻两度会试落榜,左宗棠一直资助他到光绪六年考中进士为止。

用于情谊。在左宗棠官高爵显期间,族人、亲戚、同乡攀附不绝,为谋取一官半职,历尽千辛万苦找上门来。对于他们的请托,左宗棠一概拒绝。但左宗棠却是一个十分讲亲情、重友谊之人,对他们生活上困苦,尽量给予接济,并拿出俸禄,给他们作为返回家中的路费。由于找他谋官谋职的人多,日积月累,对此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。

“我廉余不以肥家,有余辄随手散去。”这是左宗棠68岁时所立遗嘱中所述。至此,左宗棠在为官20余年的40万两巨额俸禄的去向就已经非常清楚了,除了自己及补贴家用的极小一部分外,大部分就这样在民生、公益、军需、济困等方面随手散去了。( 云)

主办单位:365真网址 南通市监察委员会

地址: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6号   邮编:226018

网站投稿QQ群:142801336           《方圆》投稿邮箱:fytg@ntlz.gov.cn

365真网址、 南通市监察委员会版权所有,如需转载,请注明来源

手机客户端

微信公众号

《方圆》杂志

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:苏ICP备09031179号